麑
麑
分类: 生僻字
拼音: ní
部首: 鹿 部外笔画: 八画 总笔画: 十九画
笔顺: 丶一ノフ丨丨一一フノフノ丨一フ一一ノフ
仓颉: IPHXU 四角号码: 00212 Unicode编号:U+9E91 五笔86/98: YNJQOXXQ
基本字义解释
● 麑ní ㄋㄧˊ
◎ 幼鹿。
英文翻译
fawn, young deer
详细字义解释
◎ 麑 ní
〈名词〉
(1) 幼鹿
冬日麑裘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
(2) 又如:麑母(幼鹿之母);麑鹿(初生小鹿);麑裘(用小鹿皮做的皮衣);麑卵(鹿胎)
康熙字典
【亥集下】【鹿字部】麑 ·康熙筆画:19 ·部外筆画:8
【唐韻】五雞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硏奚切,𠀤同猊。【說文】狻麑,獸也。【爾雅·釋獸】狻麑,如虦猫,食虎豹。【註】卽獅子也。出西域。漢順帝時,疏勒王獻幇牛及獅子。【穆天子傳】狻猊日走五百里。 又鹿子也。【禮·玉藻】麑裘靑豻褎,絞衣以裼之。【論語】素衣麑裘。【疏】麑裘,鹿子皮以爲裘也。 又人名。鉏麑,晉力士。見【左傳·宣三年】。 又【集韻】綿批切,音迷。義同。
考證:〔【穆天子傳】狻猊日行五百里。〕 謹照原文日行改日走。〔【左傳·宣三年】〕 謹照原文三年改二年。
说文解字
【卷十】【鹿部】麑
狻麑,獸也。从鹿兒聲。五雞切